宜兴教育云

江苏省宜兴第一中学

>学校首页>走进一中>校园要闻>内容详情

心系教育奖教促优,惠泽桑梓奖学励才——我校隆重举行第九届“仲吕教育奖”颁奖典礼

发布时间: 2024-12-26 17:33 发布单位: 江苏省宜兴第一中学 浏览量: 2839 【公开】

心系教育奖教促优,惠泽桑梓奖学励才。为缅怀江苏省宜兴第一中学创始人芮仲吕先生光辉一生,促进家乡教育事业发展,支持江苏省宜兴第一中学向更高层次发展,复旦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芮明杰先生发起设立的“宜兴市明远教育基金会”于11月18日颁发第九届江苏省宜兴第一中学“仲吕教育奖”,以表彰2023—2024学年中我校教书育人、成绩卓著的教师和勤奋刻苦、成绩优异的学生。省宜兴一中党委书记刘丹,副校长王永辉、史豪峰、吴苏娜等出席本次颁奖典礼,部分教师生代表参加活动。会议由副校长王永辉主持。


e3926029da05ca4d8001c88d15ab306.jpg 


史豪峰副校长宣读了第九届江苏省宜兴第一中学“仲吕教育奖”表彰决定。黄忠平等4位教师荣获仲吕优秀教师奖,胡协强、范俊等两位教师荣获仲吕优秀班主任奖,骆子逸、唐启睿、宋晨煜等20位同学荣获仲吕优秀学生奖。


fda9e6d82bb6ce1b8ebf8a3a216daf5.jpgd5d315e442b765f140a958dc5009592.jpgbfff482eaf2f5b91d23f572ed97cb33.jpg 


胡协强老师代表全体获奖教师发言。他回顾了自己与学校30年不解情缘,并向支持教育事业的宜兴市明远教育基金会表示衷心的感谢。胡老师强调:“教育是一项团队工作,我们共同应对挑战,共享成功喜悦,坚信团结协作能带来更大的成就,我们将不懈努力,在教育的道路上勇毅前行。”


a3a75890e200a3cfb0551b59745b038.jpg 


高二⑵班范槿芊作为学生代表发言。她衷心感谢宜兴市明远教育基金会,并倡议同学们要常怀感恩之心,感恩学校、教师、家人对自己的激励与帮助,更要将今天的荣誉当做新的起点,勤奋学习,敢于创新,用智慧之光照亮我们的学习道路。


b137d1ed4f897484e35509d404cbce3.jpg 


颁奖典礼上,芮明杰教授以视频的方式向获奖师生表示热烈的祝贺。他语重心长地教导我校师生们:在我国经济开启高质量发展模式的新时代,同学们更要注重修养自我的道德品质,更要勤奋学习,努力掌握数字技术、人工智能技术,紧跟时代,奋力奔跑,希望教师们以正直的言行影响学生,尽己所有,倾心传授知识技能,为学生成长铺路搭桥。

最后,刘丹书记发表致辞。他代表学校全体师生感谢芮明杰教授和宜兴市明远教育基金会对省宜兴一中的发展给予的关心和支持。刘书记表示他为优秀教师队伍感到骄傲,感谢他们负重前行,全力提升了学校的办学品质;为优秀弘毅学子感到骄傲,勉励他们再接再厉,在同学中发挥示范引领作用;他希望全校师生共同努力,以沸腾的状态、奔跑的姿态,实现我校高质量发展的新突破。


eaa8800f1c07547ed5c279c49199c80.jpg 


典礼结束后,学校领导与获奖师生合影留念。


1e3a8aa6e60765aac749b2fccd2ad13.jpg 


获奖名单如下:


一、江苏省宜兴第一中学“仲吕优秀教师奖”名单

黄忠平   谢继超   徐春兰   徐丽敏

二、江苏省宜兴第一中学“仲吕优秀班主任奖”名单

胡协强   范  俊

三、江苏省宜兴第一中学“仲吕优秀学生奖”名单

高一年级

高一⑴班 骆子逸   高一⑴班 万幸妮   

高一⑵班 刘  彧

高一⑵班 宗语晨   高一⑻班 蒋沅桓

高二年级

高二⑴班 唐启睿   高二⑵班 胡凯文   

高二⑵班 范槿芊

高二⑵班 王雨晨   高二⑻班 汪子媛

高三年级

高三⑴班 宋晨煜   高三⑴班 陆诗琪   

高三⑵班 何铠辰

高三⑵班 宗嘉钰   高三⑵班 李真宇   

高三⑵班 卢鑫朋

高三⑶班 成祎安   高三⒀班 徐静仪   

高三⒀班 唐曼曼   高三⒀班 杨思齐




评论

还能输入140

用户评论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苏公网安备32028202231255号    苏ICP备17028899号-2  
版权所有:宜兴市教育局     宜兴市教师发展中心       技术运营支持:天喻教育科技有限公司

经过核实,本空间由于存在敏感词或非法违规信息或不安全代码或被其他用户举报,
已被管理员(或客服)锁定。
本空间现无法正常访问,也无法进行任何操作。
如需解锁请联系当地教育技术部门,由当地教育技术部门联系锁定人处理。

当前机构空间已被管理员(或客服)封锁。
目前机构空间无法正常访问,也无法进行任何操作。
如需重新开放,请联系当地教育技术部门,由当地教育技术部门联系管理员(或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