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9日,我校高二⑿班的同学走进宜兴市劳动人事争议仲裁院,参加了以“童眼看仲裁、童心向法治,让法治信仰扎根少年心中”为主题的仲裁体验活动。
一、仲裁院窗口零距离体验
上午八点半,同学们准时到场等候,纷纷互相交流讨论自己对仲裁的认识,氛围可谓是热火朝天。
在工作人员的带领下,同学们走进了权益服务中心,参观了立案受理大厅的工作场所,了解了调解工作室的流程规范。学生代表与工作人员零距离接触,充分感受了仲裁院工作的严谨与细致。同学们还了解到了网上调解、在线提交信息等新式便民服务体系。这样将现代信息技术与政府工作相结合的方式,不仅便于百姓更好维护自己的权益,也方便了仲裁院的工作与信息统计。在学习过程中,同学们纷纷感慨我国对于劳动者权益保护的重视,同时,也更加坚定了自己为人民、为国家奉献的赤诚理想与坚定信念。
二、仲裁庭现场沉浸式观摩
穿过晨阳大道上的夏日曙光,凳上办公大楼中的青泥阶梯,拐角处的“仲裁庭”三个金色大字赫然入目。进入古铜色的大门,扑面而来的清凉带走了师生们身上的夏日热浪,阵阵冰凉也体现着此处庄重严肃的气氛。
同学们入座后,工作人员对仲裁庭内的环境、设施进行了详尽的介绍。
短暂的休息后,由仲裁院副院长担任首席仲裁员、两名书记员进行记录与辅助工作的关于宜兴某环保公司与前公司职工的劳动合同纠纷问题仲裁正式开庭。
仲裁庭审约50分钟,相关法律程序完成后,在案件事实清楚、事实认定符合客观真相的基础上,仲裁员秉承着以事实为根据、以法律为准绳的准则,坚持公正文明规范的仲裁理念,组织双方择日进行调解。随后,仲裁员宣布休庭。
我校夏九芳老师带领宋烨成、石尧天两名同学接受了宜兴市融媒体中心的采访。谈及此次法治实践活动,他们表示对我国仲裁机构相关程序有了更深的了解,对实现我国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依法治国总目标充满了更坚定的信心,对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法治强国有了属于青少年的更大的激情。
在庭审后,同学们就庭审过程、案件细节等方面的问题向市仲裁院姜伟院长请教。姜院长耐心地一一作出了详细解答,并对本次活动作了总结,同时表达了对劳动者的关怀与对司法行政愈加公平公正的愿望,也表达了对同学们的殷切期望。
在活动结束时,同学们在便签条上写下了自己的感想,有对劳动仲裁的认知与感悟,有对劳动者的尊重与关心,更有对未来和梦想的美好展望与无限期许。
评论
还能输入140字
用户评论
经过核实,本空间由于存在敏感词或非法违规信息或不安全代码或被其他用户举报,
已被管理员(或客服)锁定。
本空间现无法正常访问,也无法进行任何操作。
如需解锁请联系当地教育技术部门,由当地教育技术部门联系锁定人处理。
当前机构空间已被管理员(或客服)封锁。
目前机构空间无法正常访问,也无法进行任何操作。
如需重新开放,请联系当地教育技术部门,由当地教育技术部门联系管理员(或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