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称为“孤篇压全唐”的《春江花月夜》,光是这五个字题目的断句便大有学问,有人认为,该断为“春江,花月夜”,意为以春映江,以花月衬夜,可转念一想,春又何曾是为“江”而的盎然?“花月”岂为叶而盛开,皎洁。正如陈果所言,我自风情万种,诚如斯言,只要自己敢于独立于世,美出自我,便无须他物映衬,自成大美。
任他世间万紫千红开遍,也唯有墙角那枝凌寒独自开的腊梅,绽放出了冬日的大美。投揆五千年中华文明史,屈原便可算作那绽放独立之美的梅花。楚国有二玉,一谓和氏,二谓屈原。在当时的社会历史条件下,楚国身边有权有势的全是他的近亲,导致国内极富政治才能的人报国无门。屈原便是其中之一,尽管他拼到了一官半职,心中报复仍无法施展。在当时小人屡进谗言的情况下,屈原遭到排挤贬官,可他仍坚持自我,把民族国家放在了首位。不惧权贵,不与世俗同流,独立于世,这便为大美。是一种“世人皆醉我独醒”的孤傲之美;是一种“吾将上下而求索”的坚定之美;是一种“举世全浊我独清”的清醒之美。这何须他物映衬,独立于世,终成大美。假想屈原只为权贵作诗,为小人出谋,又怎能有这以天下为己任的独立之大美?
在看东晋诗人陶渊明,他那“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独立之美,岂需“五斗米”来做映衬。“中无杂树,落英缤纷”的与世相隔之美,岂是高官厚禄可作映衬的?
倘若世人不懂这独立之美,亦无妨“孤芳自赏傲寒冬”。荷兰著名画家梵高也独立于世,但因他那前卫与众不同的画风,使他被那些布尔乔亚的画家所鄙视。可这独立于世之美,本身便自成大美,即使无人赏识到今日依旧熠熠生辉。正如梵高那幅《星与月》,随便将一颗星星独立出来,亦是光芒万丈。
“春”若为自我盎然,亦生机勃勃;“江”为自我奔流,亦可终归大海;“花”为自我绽放,亦美丽明艳;“月”为自我升落,亦孤傲皎洁;“夜”为自我寂静,亦韵味无穷。
当今世界变乱交织,若一味渴望他人的“映衬”来突显自身的美,也难美出希望。唯有不忘初心,敢于独立于世,坚持自我,便能美出“风情万种”,美出希望的未来。
高二(4)班 吴俊翰
评论
还能输入140字
用户评论
经过核实,本空间由于存在敏感词或非法违规信息或不安全代码或被其他用户举报,
已被管理员(或客服)锁定。
本空间现无法正常访问,也无法进行任何操作。
如需解锁请联系当地教育技术部门,由当地教育技术部门联系锁定人处理。
当前机构空间已被管理员(或客服)封锁。
目前机构空间无法正常访问,也无法进行任何操作。
如需重新开放,请联系当地教育技术部门,由当地教育技术部门联系管理员(或客服)处理。